关于开展2024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通知

作者:仝江红 编辑:孙小娟 审核:吴丽芳 作者:仝江红时间:2024-05-15点击数:

各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制度化的教育关爱保障群体公平发展,根据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指导意见》(苏教助〔20233号)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2024年继续组织开展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苏乡永助”资助育人活动推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教育教学各环节协调联动的发展型资助机制,培育和发掘一批示范性、可借鉴的资助育人优秀案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逐步完善保障与发展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

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和资助育人成效,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受到扶持,帮助全体学生体悟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理解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锻造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

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实行项目清单管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成效组织开展部分项目。2024年重点开展以下个项目: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征集。分三类征集各学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方面的典型案例:一是各学院系统性发展型资助制度及其实施;二是各学院的某个或某类发展型资助项目(生涯规划指导和研学实践案例除外);三是各学院育人导师或导师团队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个案。通过案例征集促进各学院系统思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资助,提高应对复杂性教育工作的能力,逐步形成支持弱势群体健康成长的因材施教生态。

(二)生规划指导优秀案例征集。面向各学院征集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案例。通过案例征集促进学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兴趣爱好、认识社会、形成合理的生涯发展意向,突破唯分数”“唯学历的狭隘观念,树立自尊自信品格强化自我发展内驱力。

研学实践优秀案例征集面向各学院征集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研学实践案例,包括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勤工助学、社会服务、研学旅行活动等。通过案例征集促进各学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开拓视野培养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充分融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

(四)推荐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各学院选聘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资助宣传大使,积极动员校内外各方力量,创新宣传形式,开展资助工作成效宣传资助政策我来说资助政策乡村行”“资助政策进社区”“资助政策母校行”等活动。过宣传大使推荐,引导受助学生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国家资助工作成效,传递党和国家的温暖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回馈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活动内涵,把握育人方向。学院将发展型资助内容深度融入苏乡永助主题活动通过建立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家访后认定、记录资助成长档案,普遍建立成长奖励制度、重点帮扶对象配备适合的育人导师,并围绕学生成长开展常态化研讨,实现教育救助服务全覆盖,努力让学校和教师通过苏乡永助活动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赖者、知心伙伴和人生导师。

精心组织安排,确保育人质量各学院要将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一次集中部署,要将发展型资助与心理、学业、社团活动、就业等工作密切结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终发展立志、赋能、助力。学校将在遴选基础上向省资助中心推荐报送优秀案例已经实施完成的优秀案例,在向省级遴选推荐中予以优先考虑,尚待实施的须提供可行性论证材料

落实保障机制,提升育人实各学院申报的集体项目应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牵头。案例征集将优先考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现实困境的、在形成共同富裕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有显著成效的、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成功做法的案例,并倾向在统筹调度社会资源协同育人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案例。学校将对于征集到的优秀案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

四、报送时间及相关要求

1.上述活动中,三类案例材料具体报送时间及相关要求详见《关于征集2024年度上半年学生工作案例的通知》。

2.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各院推荐1名人选推荐材料报送要求详见附件91前报送)

3.本次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总结报告(电子版+纸质版)、2023年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2(电子版+纸质版91前报送)

五、学校推选上报

学校评审委员会将对各学院推荐的优秀案例和“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进行评选,择优推荐上报省教育厅。

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地址:大学生活动中心314室,电话:84205811


附件:1.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2.2024年资助育人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学工处

2024515










附件


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一、推荐范围

全体在校学生

二、推荐条件

1.积极向上、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曾受国家资助(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

2.熟悉相关学段国家及省资助政策(含发展型资助政策),并志愿开展政策宣传、资助成效宣传。

3.语言表达流畅,有感召力、亲和力。

4.创新形式,积极参与校内外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育人成果宣传,并取得较好成效。

三、活动组织

学院选聘优秀的受助学生作为校级资助宣传大使,并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创新、重点突出、反响较好的校内外资助宣传活动,主要包括:1)资助工作成效宣传。在指导老师帮助下,整理本校近年来资助工作成效并进行宣传。2)送政策下乡活动。利用寒暑假,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村入户宣传国家以及当地实施的对应学段资助政策。(3)送政策回母校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宣传大使回到家乡、回到高中母校现身说法,解读国家和江苏的学生资助政策以及江苏高校的特色资助政策,促使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扫除他们经济上的顾虑。(4)公益服务活动。高考招生录取期间,组织宣传大使回到家乡所在地的县级资助中心,参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县资助中心处理日常性工作。开展新生资助政策宣讲报告会,面向大学新生介绍绿色通道、奖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积极参加其他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5)开展常态化宣传在校期间,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创作资助宣传画、诗歌、歌曲、微电影、微视频等作品,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网页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三)注意事项

1.精心组织发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准备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要充分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了解需求,合理遴选宣传团队或个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出征仪式和总结仪式。

2.加强业务指导各学院要选派指导老师指导宣传大使,务必做到精心指导,不可只挂名不指导。开展资助政策和育人成果专项培训,明确宣传受众,提前了解对应学段、对应地区的资助政策,不可概而论之。

3.强化安全保障。各学院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自觉遵纪守法,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各类风险。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积极推荐上报。各学院对本学院资助宣传大使进行初评,重点遴选特色鲜明、宣传成效显著的学生,作为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候选人推荐上报

四、报送要求

每学院1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人选。推荐材料包含:

1.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推荐表》、资助政策和育人成果宣传先进事迹材料,资助政策和育人成果宣传视频或PPT成果展示1份(视频或PPT内容可包含宣传现场照片、录像、宣传方式创新的成果、资助宣传成效等)电子版;

2.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推荐表》、资助宣传先进事迹材料加盖学院公章纸质版

3.文件以学院名命名**学院-江苏省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推荐表(高校)

姓名


性别


民族


(照片)

政治面貌


入学时间


学校及专业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本专科

研究生

获得国家资助情况


主要荣誉(最多3项)


学生资助宣传

先进事迹

此处填写400字以内事迹简介,详细事迹请另附页(2000字左右)

选送单位意见



盖章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399号

Copyright© 2020 宿迁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