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因此,建立一支符合本校学生管理特点的、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辅导员“大调研 大讨论 大练兵”系列活动,具体如下:
一、辅导员深入学生“大调研”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学生学习生活的诉求、困难、热点问题等展开“大调研”,把教风、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为有的放矢的开展学生工作搜集一手资料,掌握实情、找准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精准度、实效性,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
(一)辅导员入住走访学生宿舍
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入住学生宿舍,与其同吃同住同学习,以便更好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近距离倾听学生的真实心声。各学院做到学生宿舍新辅导员每天有,老辅导员月月有,与学工夜值班形成合力,互为补充。自2019年以来入职辅导员原则上须入住学生宿舍,其他辅导员每月开展一天“同吃同住同学习”活动。各学院应加强对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值班的管理,压实责任,切实做到关心关爱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守护好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自10月13日起开展此项活动,请各学院于10月12日下午4:00前报送《宿迁学院辅导员入住走访学生宿舍一览表》(见附件1)至学生处办公室(大学生活动中心308),联系人:孙小娟,电话:84202306。
(二)“四点半”学生大调研座谈会
辅导员积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四点半”大调研座谈会,每周周三下午4:30围绕学生学习、学风建设、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学生资助、心理成长困惑等召集各级各类专题调研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诉求,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实效,切实解决学生困难,提高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辅导员工作模块“大讨论”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辅导员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依据《宿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宿院委〔2021〕118号)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三全育人”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分部门、分条块,“请过来”“走下去”开展难点、热点、痛点工作“大讨论”
按照“统一思想——查找不足——研究方案——具体实施——总结提升——形成成果”的总体思路,围绕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九大职能”工作模块展开“大讨论”“大学习”,通过分部门、分条块,“请过来”“走下去”开展难点、热点、痛点工作研讨,问诊把脉,共同研讨制定问题解决、具体实施工作方案。(具体研讨安排另行通知)
(二)“专心·专注·专业”——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
通过“专心·专注·专业”——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提升辅导员核心素养等,不断强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
1.培训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引导广大辅导员牢牢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努力做好“三辅三主六导四员”,克服“本领恐慌”,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
2.培训时间:培训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进行,直播于2022年10月10日至20日集中开展,录播于10月10日-11月10日自行安排学习。
3.培训内容: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实际,邀请高校思政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围绕辅导员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话题开展8场系列同步在线直播课程,另提供10门异步录播课程,帮助辅导员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努力成长为高素质、高水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4.学习方式:详见附件2
5.学习要求:以学院为单位,于11月20日将“学习心得总结”“培训证书”电子档报送至1249920964@qq.com,联系人:刘培洁,电话:84200519。
三、辅导员综合能力“大练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以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为依托,开展辅导员综合能力“大练兵”,培养提升辅导员基础素质与职业能力。
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需要过六关。它们对应的分别应该是知识政策关、语言表达关、组织能力关、体察“生”情关,应变能力关、“与时俱进”关。其中的政策理论、主题演讲、班情熟知和现代技术运用考察的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主题班会和情景案例则检验了辅导员运用掌握的基本功针对性开展工作、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宿迁学院第八届辅导员能力素质大赛
1.参赛对象:全体辅导员参加笔试,各学院选拔推荐1-2名辅导员参加决赛。
2.比赛流程
决赛共设置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3个项目。由专家现场评分,并现场公布总体结果。具体安排如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10月5日 |
14:30-16:00 |
基础知识 |
11月9日 |
8:30-12:00 |
案例研讨 |
14:00—18:30 |
谈心谈话 |
(决赛时间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3.比赛内容:
(1)基础知识测试。采用闭卷作答方式,限时90分钟,重点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题型包括单选题、不定项选题、简答题、对策分析题。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知识;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辅导员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等。
(2)案例研讨。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应急处突等能力。选手在赛前抽取小组、AB角签位,赛前10分钟分别抽取1道案例。比赛以“我提问,你回答”的方式开展,由AB选手围绕案例共同辨析原因、研讨对策、总结规律,并在最后现场视频连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理论和实务专家1人进行提问。首先由A1选手根据抽取案例进行提问,B1选手作答,后由专家进行提问,B1选手继续作答;随后由B1选手根据抽取案例进行提问,A1选手作答,后由专家进行提问,A1选手继续作答(每道案例选手提问时间限2分钟,专家提问2分钟,选手作答时间限6分钟,分别计时),以此类推。评委结合提问质量和作答情况分别对选手进行评分,提问分数占比30%,作答分数占比70%。
(3)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程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比赛在专门的谈心谈话室内进行,评委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观摩及打分。谈话结束后,选手需结合谈话情况进行简短总结,分析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并回答评委提出的1个问题。谈话限时10分钟,总结与回答问题各限时2分钟。
(二)第十三届辅导员实践创新奖暨2022年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答辩评选会
按照《关于申报宿迁学院第十三届辅导员实践创新奖暨2022年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申报通知》通知安排,该项工作即将进入第三阶段:答辩与评选阶段。具体事宜如下:
1.材料报送要求
请所有已进行申报立项者填写《宿迁学院第十三届辅导员实践创新奖暨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答辩评审表》(见附件3),报送的案例应做到主题突出,内容全面、步骤清晰、特色鲜明,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推广作用,需提供能直接支撑说明项目建设情况的视频、图片、辅助资料等。其中文字材料不少于2000字,格式为A4纸,标题黑体二号加粗,正文宋体四号,行间距25磅,页边距为2.5cm。
仅提供申报表或者中期审查表或答辩评审表,不提供辅政材料的将不予参评,在辅导员工作考核中不计算实践创新分数。并于12月1日前以学院为单位报送教育管理科(大学生活动中心310),联系人:高雷,电话:84205811,同时以学院为单位(个人文档以学院+姓名命名)打包发送至459328464 @qq.com,以便于编印会务材料。
2.答辩要求与安排
(1)答辩时间:初步定于12月7日下午2:30
(2)答辩地点:新图一楼学术报告厅
(3)相关要求:
请各学院根据辅导员申报情况完成遴选工作,推选参加全校答辩项目原则上不少于2项。
答辩分自我陈述与问题答辩两个环节:一是自我陈述环节,主要从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效果与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陈述,每人限时3分钟(原则上要求制作PPT,并与文稿材料一并报送,要求同上);二是答辩环节,根据评委提问进行。
(4)答辩评奖:案例项目评出实践创新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若干。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力量,全面谋划、系统制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1+N”制度体系,持续优化“育、培、用、管”辅导员队伍全链条管理,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以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抓手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质增效。
(二)结构化系统性培育辅导员队伍。各学院结合本学院专业特色以及辅导员能力素质、专业素养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员队伍培育提升计划,建立“老带新”管培制,为老辅导员提供展示平台,为新辅导员提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缩短成长周期,快速实现“入门”“入行”“入道”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职业发展目标。以集中培训、沙龙研讨等方式相结合,组织辅导员开展读《毛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活动,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进课堂,用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鼓励辅导员外出学习,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成长和视野拓展,激发辅导员成长内生动力。
(三)打造名师精品激励辅导员队伍发展。各学院选树典型,为成立辅导员专项工作室提供政策、条件保障,打造名师精品项目,推动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定期组织辅导员工作研讨、教科研研讨,提升辅导员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实现理论的再提升,实践的再融入。通过打造“一人一精品”,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附件:
1.宿迁学院辅导员入住走访学生宿舍一览表
2.宿迁学院“专心·专注·专业”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专项
3.宿迁学院第十三届辅导员实践创新奖暨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答辩评审表
学工处
2022年10月12日